省级项目 彝族羊皮鼓舞

彝族羊皮鼓舞

 

分布区域:

该项目分布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古村阿腊么社。平地镇是攀枝花市的“南大门”,因驻地地势平坦,故得名“平地镇”。她东临金沙江,与凉山州的会理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云南省永仁县毗邻,北与本区的大田、大龙潭彝族乡接壤。成昆铁路、108国道公路穿镇而过。从平地出川连接云南的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至云南省会(昆明),也是通往楚雄、大理、保山以及云南省省级旅游胜地(方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

平地镇幅员面积182.7平方公里,是全省117个少数民族乡(镇)中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最大的镇。居住平地镇境内的彝族属彝族中的“里颇”支系,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字,流行对山歌,盛行打跳。羊皮鼓舞主要分布于平地镇白拉古村阿腊么社,该社人口主要以彝族居多,并且大部分是杨氏族姓,这种舞蹈只流传于成年男子,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表现形式。

项目公布:2010年9月被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攀办函【2010】190号);2011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府函【2011】19号)。

传承人:其代表性传承人是杨兴荣,男,彝族,1955年出生,被公布为市级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

产生的年代:

羊皮鼓舞又称里颇毕摩仪式舞,起源于古代部落时期,现有的起源说法有3种,一是作为求雨、祭龙、祭祀三神等用,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二是跟杨家将的传说有关,认为是穆桂英、杨宗武征战时期为死去的将士超度。三是辟邪、去瘟神,作为里颇先民狩猎、征战前的祈祷,或是归来后庆祝的一种仪式。这种舞蹈形式代代相传,在近代作为是一种祭祀的场面出现,多在彝族的火把节及春节期间举行活动。

基本内容:

羊皮鼓舞是地道的原生态表现形式,它起源于生产劳动、生活习俗、自然规律、四季气候等生息相关的基本动态,其动作有婀娜多姿,也有激情狂放。其特点灵活轻捷,转体自如。舞步主要有拍手、甩脚、拍羊鼓,构成的斑鸠吃水、苍蝇跳脚、乌鸦跳井等动作,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劳作时的情景,把原生态的歌舞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本特征:

羊皮鼓舞舞姿灵巧,敏捷、粗犷,队形有围圈、二字排、一字排。毕摩手执铜铃,口中用彝语念念有词,大意为祈求大山、大神、龙王等至高无上的天神,保佑当地百姓生产富足、生活幸福。其他表演者手执羊皮鼓,人数一般为6——8人。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形成独特的风格。舞蹈时间能从晚上十点跳至第二天早上八、九点。这种舞蹈一般无乐曲,无歌唱伴舞,凭着鼓点节奏,响铃敲击出的不同节奏组合而成。

基本价值: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象征着彝族最高精神境界的“毕摩文化”同时也是一部丰富的彝族“体现史”,因为“毕摩文化”包含了彝族生命中的一切事物,如祭祀、劳作、婚嫁、生育、丧葬、服饰、饮食、娱乐等等,这一切大多都是用肢体体现的方式存在的,彝族的精神领袖“毕摩”负责将关于生命中天地万物的道理用口述与体现的方式传播与传承下去,其中“羊皮鼓舞”是“毕摩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沉淀了久远的历史,厚载着生活于此的人民的传统与文化,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体现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杨兴荣

其代表性传承人是杨兴荣,男,彝族,1955年出生,被公布为市级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