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淳朴善良、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崇尚与信仰自然的民族,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傈僳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多神教和基督教两种,其中以信仰原始多神教为主,原始多神教具有全民性质,是原始初民的普遍信仰,这种全民性,取决于族民共同的思想意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或无生物都有灵魂,原始多神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傈僳族的民俗活动和社会生活。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新山傈僳族乡位于横断山脉东南部龙肘山以西,居住的傈僳族是此地历史较久、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大多于明、清时期从云南丽江地区迁入,勤劳的傈僳族人在这里依山开垦出层层梯田种植水稻,在山地上种植玉米和土豆,生活并不富裕,他们世代传承着族人的信仰和独特的文化,始终幸福、乐观的生活着。
历史渊源
傈僳族信奉原始多神教,崇拜自然,崇信万物有灵。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灵、树有树仙,日、月、星、辰、山川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傈僳族人民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崇拜树神,是傈僳族最普遍的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
拜树神基本内容
崇拜树神是傈僳族同胞的普遍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在仪式上,傈僳山寨各家各户派一名男性,带一只公鸡,一斤白酒,各人手抱公鸡拜神树三拜,倒酒于神树前,将三根软鸡毛用鸡血贴于树干上,三根硬鸡毛插于地上。意为:其承祸福,共担风险,永承债务,共御外敌,矛盾纠纷自消,家人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处,同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禁外族和妇女参加,仅限本族语言进行交流。
拜树神传承谱系
第一代:李金发、男、69岁
第二代:贺树才、男、50岁
成为拜神树仪式神职人员勒爬,条件很难达到,或许说一般人都没有缘分,除自身信奉树神、明白事理、聪慧过人,还需拥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慧根。
代表性传承人
贺树才、男、50岁
主要特征
崇拜树神是傈僳族同胞的普遍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仪式禁外族和妇女参加,仅限本族语言交流。
重要价值
举行拜神树仪式是傈僳族同胞信奉原始多神教的体现,充分展现了傈僳族淳朴的民俗民风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关,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旋律,表明了一个民族热爱大自然的传统美德与品质。
濒危状况
由于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傈僳族人心思都放到如何出门赚钱了,很少参加族人的宗教活动仪式,有待加强抢救、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