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项目 傈僳族拜神树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淳朴善良、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崇尚与信仰自然的民族,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傈僳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多神教和基督教两种,其中以信仰原始多神教为主,原始多神教具有全民性质,是原始初民的普遍信仰,这种全民性,取决于族民共同的思想意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或无生物都有灵魂,原始多神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傈僳族的民俗活动和社会生活。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新山傈僳族乡位于横断山脉东南部龙肘山以西,居住的傈僳族是此地历史较久、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大多于明、清时期从云南丽江地区迁入,勤劳的傈僳族人在这里依山开垦出层层梯田种植水稻,在山地上种植玉米和土豆,生活并不富裕,他们世代传承着族人的信仰和独特的文化,始终幸福、乐观的生活着。

 

历史渊源

 

傈僳族信奉原始多神教,崇拜自然,崇信万物有灵。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灵、树有树仙,日、月、星、辰、山川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傈僳族人民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崇拜树神,是傈僳族最普遍的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

 

拜树神基本内容

 

崇拜树神是傈僳族同胞的普遍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在仪式上,傈僳山寨各家各户派一名男性,带一只公鸡,一斤白酒,各人手抱公鸡拜神树三拜,倒酒于神树前,将三根软鸡毛用鸡血贴于树干上,三根硬鸡毛插于地上。意为:其承祸福,共担风险,永承债务,共御外敌,矛盾纠纷自消,家人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处,同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禁外族和妇女参加,仅限本族语言进行交流。

 

拜树神传承谱系

 

第一代:李金发、男、69

第二代:贺树才、男、50

成为拜神树仪式神职人员勒爬,条件很难达到,或许说一般人都没有缘分,除自身信奉树神、明白事理、聪慧过人,还需拥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慧根。

 

代表性传承人

 

贺树才、男、50

 

主要特征

 

崇拜树神是傈僳族同胞的普遍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勒爬”(傈僳族神职人员)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仪式禁外族和妇女参加,仅限本族语言交流。

 

重要价值

举行拜神树仪式是傈僳族同胞信奉原始多神教的体现,充分展现了傈僳族淳朴的民俗民风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关,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旋律,表明了一个民族热爱大自然的传统美德与品质。

 

濒危状况

 

由于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傈僳族人心思都放到如何出门赚钱了,很少参加族人的宗教活动仪式,有待加强抢救、传承和保护。

米易县新山乡傈僳族“拜神树仪式”代表性传承人小传

 

贺树才,男,傈僳族,19575月出生,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八社村民。曾担任新山村村支部书记,目前系新山乡傈僳族“拜神树仪式”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于其叔叔李金发(第一代传承人),传承谱系属家传,贺树才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级别。

 

“勒爬”是傈僳族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成为拜神树仪式神职人员“勒爬”(相当于汉族的巫师,打起羊破鼓,念起经文个咒语,为人驱魔避邪,祛病保安,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傈僳族人认为天神是统管宇宙万物的,是千变万化,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人间万物均受他的保佑,所以到了收获月他们要举行祭天神的活动,祭品用刚收割的农作物和肉、久。祭供活动由“勒爬”主持。“勒爬”在祭供活动前三日,就要戒烟酒、洗澡和更换新衣,保持清洁,以示对天神尊敬。“勒爬“还要打起羊皮鼓唱祭词,大意是:天地万物,各种物质的进化和成熟都是天神的恩赐,感谢天神,请天神收纳贡品,祈望后继续给人类赐福等等。条件很难达到,或许说一般人都没有缘分,除自身信奉树神、明白事理、聪慧过人,还需拥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慧根。贺树才经常跟着李金发参与“拜神仪式”,李金发对他口授心传,讲述故事,念经文,其内容是傈僳族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件,应该怎样做人,怎样才不会犯忌,不回违背上天的旨意,怎样与大自然做斗争,怎样踏上到天国的路,怎样才能到达幸福的明天等等。加上他拥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慧根,使他成为代表性传承人的最佳人选。

 

新山傈僳族人信奉万物有灵,神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在新山傈僳族人的心目中,神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世间万物都是在按照神的意志运作。所以神万万得罪不得;他们经常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出对神的虔诚敬仰和顶礼膜拜。傈僳族人的宗教活动大体可以分为:“拜神树”、“敬家神”、“清明节”、“月半节”和“春节”等。拜神树仪式历史渊源:傈僳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多神教和基督教两种,其中以信仰原始多神教为主,原始多神教具有全民性质,是原始初民的普遍信仰,这种全民性,取决于族民共同的思想意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或无生物都有灵魂,原始多神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傈僳族的民俗活动和社会生活。

 

傈僳族信奉原始多神教,贺树才从小受族人的影响,自幼就非常的崇拜自然,崇信万物有灵,他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灵、树有树仙,日、月、星、辰、山川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傈僳族人民崇拜的对象。他尤其是崇拜树神,也是傈僳族最普遍的信仰,目的是用虔诚之心求得树神的保佑,五谷丰登,全家人健康平安。傈僳族人对拜树神活动非常重视,从做菜煮饭到拜完树神后洗碗洗筷的全过程都禁忌女人和其他族人在场。其中看卦可以预测出这家人、蓄的吉凶,提前做好预防。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六举行拜神树仪式,具体做法:第一步,准备工作。准备酒、肉、菜、饭;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被选中的神树不能随便砍伐,不能爬到树上去,如果需要给神树打树脚丫,也只能在拜树神活动开始以前进行;到山上选三丫干净的、长势好的松枝,在每一丫的主枝干中间刻一个“兰”字形状的图案;到山上带叶扳下几束干净碧绿的松枝带回屋;到龙洞里捡三个干净的小石头拿回家放在灶里烧红。第二步,布置祭祀场地。在神树脚处打扫平整出一小片平地,在平地上齐齐地插上3枝带“兰”字图案的松树丫枝,丫枝相互间隔为610厘米;点燃9柱香分3组插于松枝前,与松枝间隔3厘米左右;在“尼区”( 松树丫两边)分别插上“察拉”(6月用草纸、腊月三十用白纸剪成长20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的纸条,用竹条夹住,左边放每片夹7块纸条,右边每片夹9块纸条)。第三步,打醋唐。准备好一只开叫的公鸡,将松枝放在盛有清澈溪水的干净盆子里,用火钳夹起灶里烧红的三个干净的小石头分别放在松枝上面,让烟味熏在鸡身上、让水汽溅在“尼区”里。第四步,占卦。在三丫松枝前敬上茶水三杯、酒三杯、盐一坨,放在一个碗,碗里放上一副卦。做完这些后,在平地上面丢一卦,看卦确定神灵是否接受敬意(顺卦为接受、逆卦为不接受),如果神灵不接受敬意,就要细细回想是不是有哪里做得不周到之处。第五步,打血钱。抱公鸡拜神树三拜,倒酒于神树前,再将公鸡杀了,让鸡血洒些在松叶上和“尼区”里,然后扯三根鸡翅膀的软鸡毛,将三根软鸡毛用鸡血贴在松树丫的“兰”字处,然后扯三根公鸡头上的硬鸡毛,将三根硬鸡毛插于“尼区”的松枝旁。(意为:其承祸福,共担风险,永承债务,共御外敌,矛盾纠纷自消,家人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处,同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把鸡作全鸡煮熟。第六步,第二轮敬香占卦。将煮熟后的全鸡放在干净的盆子里敬上,添三碗饭放在三双筷子上再放在“尼区”,开始一边烧红钱一边敬神灵一边丢卦,占卦家人、蓄的吉凶(顺卦为吉、逆卦为凶)。占卦完后在“尼区”摆上祭祀用的酒、肉、菜、饭等,虔诚敬神。仪式禁外族和妇女参加,仅限本族语言进行交流。举行拜神树仪式是傈僳族同胞信奉原始多神教的体现,充分展现了傈僳族淳朴的民俗民风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关,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旋律,表明了一个民族热爱大自然的传统美德与品质。

 

贺树才经常组织男族人举行拜神树仪式,体现了傈僳族同胞信奉原始多神教信仰,充分展现了傈僳族淳朴的民俗民风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旋律,表明了一个民族热爱大自然的传统美德与品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