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项目 民俗 傈僳族婚礼风俗

产生的年代: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淳朴善良、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崇尚与信仰自然的民族,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米易县新山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向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傈僳族同胞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俗风俗。新山“傈僳族婚礼”是一个人非常古老而神秘的婚礼仪式,自明、清时期从云南丽江地区迁入就存在,并世代传承。

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颇具特色,神秘的刮脸,草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新婚不同房等环节都充满着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的神秘色彩。

 

分布区域: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位于米易县与凉山会理县交界地带,方圆面积78.7平方公里,地处横断山脉龙肘山东南部海拔1800-3300的山地区域,因海拔的升高而由暖至寒,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境内山高谷深,地域奇特,森林密布,景观连续,尤以“千层梯田”、“万亩杜鹃花海”为特色。该区可进入性较好,至214省道18公里,至米易县城28公里,交通条件比较便利。新山傈僳族乡位于米易横断山脉龙肘山半山腰,有2个社区(坪山社区、中山社区),2个行政村(新山村、高隆村),总人口7090人。

 

基本内容:

 

米易县新山乡傈僳族大多于明、清时期从云南丽江地区迁入,自称“傈僳扒”、“山傈僳”、“花傈僳”,聚居于此的傈僳族,世代传承者傈僳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历史、建筑、音乐、歌舞、宗教、饮食、民俗等地方民族文化传承至今,基本保留完整。

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颇具特色,神秘的刮脸,草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大山深处,一场原始奇特的婚礼之后,一对傈僳族青年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又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所以,充满种种神秘的色彩。原始的草地婚宴,婚礼当天,山寨附近的亲朋好友听到消息都会不请自来,前来帮忙,傈僳族人叫“相帮”,婚宴摆在草地上,来的客人席地而坐欢谈畅饮。傈僳族新郎新娘拜堂,俗称“请拜”,新郎新娘站在的草席上,他们面前放一簸箕用来装拜钱,簸箕里还要放四碗酒,几位男子在供奉男方家神的墙边摆开许多酒碗,丢完拜钱的长辈要喝簸箕里的一碗酒,只有新郎新娘的长辈才能丢拜钱。请拜仪式开始时,亲朋好友喝酒还在进行,屋外又响起了悠扬的葫芦笙,这是婚礼的最后高潮——通宵“打跳”。傈僳族的婚礼不像汉族,婚宴结束后最刺激的就是闹洞房,傈僳族的新郎新娘结婚不但不闹洞房,而且当晚不能同房。由男、女陪伴(新娘的兄嫂或姐姐姐夫)陪同,在新房共眠。

傈僳族实行族内婚制。婚姻有“姑表亲优先”的习俗,即姑姑生的女儿必须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其次才是堂姑亲和姨表亲。婚礼分别在男女双方家举行,需请两位男子主持,傈僳族称“娃拿扒”,即证婚人。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颇具特色,神秘的刮脸,草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新婚不同房等环节都充满着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的神秘色彩。

新山傈僳族“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又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所以,充满种种神秘的色彩。关于新娘婚前为什么要刮脸拔汗毛,许多傈僳族老人,说法不一,都说这是传统,是老祖先传下来的。拔去汗毛表示姑娘已长大成人,每个傈僳族姑娘都要这样做,拔了汗毛死后才能转世。

 

基本特征:

 

傈僳族婚礼是傈僳族比较隆重的群众聚会活动,婚礼整个过程极富传统,是傈僳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歌舞、乐器、服饰、礼仪、饮食文化等多种内容构成,集民族民间艺术展示一地,山歌、民歌、情歌、古歌、锅庄舞、葫芦笙等民族歌舞汇聚一堂,是傈僳族同胞追求美好生活的展现,同时也为青年男女交友提供一个平台,具有神秘、唯一的属性,是傈僳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婚礼凝聚族人人心和亲和力,增强民族团结。

 

基本价值:

 

傈僳族婚礼是族人的大聚汇,传统民俗的大展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其传承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傈僳族婚礼对研究傈僳族历史、文化、民俗、美学等诸多方面有较强的价值;傈僳族婚礼对增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傈僳族婚礼风俗是米易县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特色,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一定价值。

 

名录级别:

 

该项目已被米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米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代表性传承人小传

米易县新山乡傈僳族民俗“婚礼风俗”代表性传承人谷建高,男,傈僳族,19787月出生,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三社村民。传承于其父亲谷德鲜(第二代传承人),为新山傈僳族“接亲调”的第三代传承人,第一代传承人为谷兴友(爷爷),代表性传承人级别为县级。谷建高经常跟着谷德鲜参加婚礼,谷德鲜对他口传心授,讲述细节、礼仪等,其内容是怎样说话才热场,加上他天资聪明,所以成为婚礼风俗传承人的最佳人选。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淳朴善良、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崇尚与信仰自然的民族,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米易县新山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向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傈僳族同胞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俗风俗。

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颇具特色,神秘的刮脸,草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大山深处,一场原始奇特的婚礼之后,一对傈僳族青年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又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所以,充满种种神秘的色彩。关于新娘婚前为什么要刮脸拔汗毛,许多傈僳族老人,说法不一,都说这是传统,是老祖先传下来的。拔去汗毛表示姑娘已长大成人,每个傈僳族姑娘都要这样做,拔了汗毛死后才能转世。原始的草地婚宴,婚礼当天,山寨附近的亲朋好友听到消息都会不请自来,前来帮忙,傈僳族人叫“相帮”,婚宴摆在草地上,来的客人席地而坐欢谈畅饮。傈僳族新郎新娘拜堂,俗称“请拜”,新郎新娘站在的草席上,他们面前放一簸箕用来装拜钱,簸箕里还要放四碗酒,几位男子在供奉男方家神的墙边摆开许多酒碗,丢完拜钱的长辈要喝簸箕里的一碗酒,只有新郎新娘的长辈才能丢拜钱。请拜仪式开始时,亲朋好友喝酒还在进行,屋外又响起了悠扬的葫芦笙,这是婚礼的最后高潮——通宵“打跳”。傈僳族的婚礼不像汉族,婚宴结束后最刺激的就是闹洞房,傈僳族的新郎新娘结婚不但不闹洞房,而且当晚不能同房。由男、女陪伴(新娘的兄嫂或姐姐姐夫)陪同,在新房共眠。

新山傈僳族婚礼风俗展示了傈僳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新一代的傈僳族人忙于核桃、烤烟、外出打工等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一些民俗习惯,觉得一切事情简单省事,按照风俗程序举办婚礼的越来越少了,加大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