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项目 土法熬制红糖技艺

产生的年代:

“土法熬制红糖技艺”自新中国诞生后新建置县城就以存在,距今已有60年的历史。流传于米易撒莲镇一带。

 

分布区域:

 

“土法熬制红糖技艺”流传于米易县撒莲镇一带,那里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可口的美食。

 

基本内容:

 

土法熬制红糖技艺,是用两个大圆石头来压榨甘蔗,甘蔗水流出来以后,用大园盆接起。然后用少量石灰水震清,这样出来的红糖有了两种颜色。一种深红色;一种浅红色。以前出的是圆坨坨的红糖,现在的红糖是方形的。

 

基本特征:

 

完全是纯手工制作,原材料以甘蔗为主,红糖颜色纯正。营养价值高,口感纯甜可口。

 

基本价值:

 

红糖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例如:“红糖醪糟鸡蛋”。对于生完小孩,做完手术的人,都有营养身体、补血之功效。

这是米易县独特的民间传统技艺,这也是米易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利用好、保护好、发展好这些文化资源,对打造米易文化品牌和加快米易文化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名录级别:

 

该项目已被米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米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法熬制红糖技艺传承人杨明钊

米易县撒莲镇传统技艺“土法熬制红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明钊,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于1947829,居住在湾崃村三社。

1971年,在湾崃村卫生站工作,是乡村医生。

1987年—1992年,任湾崃村副村长兼出纳。

1992年—2010年任村主任。

 

传承谱系为传,第一代传承人杨国斌(父亲),杨明钊为土法熬制红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第二代传承人,长期从事土法红糖制作

 

获奖情况:1984年,攀枝花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个人。

1986年,攀枝花市科普先进单位。

1994年,四川省文化厅群众文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998年,攀枝花市8.5期间群众文化特别贡献奖。

1986---2004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3.